今热点:(寻味中华丨非遗)源于市井 天津相声里的烟火与人情
时间:2025-06-25 14:54:56来源:中国新闻网
一方舞台,两把椅子,一段天津话的“贯口”刚响起,台下观众便笑声连连。包袱响处,掌声起伏。

在天津名流茶馆,每逢周末,市民和游客早早入座。听一段《拴娃娃》《新地理图》,喝一口盖碗茶,笑声从午后延续到华灯初上。

6月23日晚,民众在天津名流茶馆听相声。名流茶馆始建于1991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第一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传统民俗特征的民间演艺茶馆。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相声,这门源于清末的曲艺形式,自市井兴起,生根于天津,至今已逾百年。2008年,相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街头“撂地”卖艺到走进剧场、荧屏与新媒体,相声始终未脱离自己的根——生活。

“天津的观众最挑剔,也最懂行。”相声泰斗马三立的儿子、相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志明说,“说得不好,当场倒彩;说得好了,一句能让人乐半年”。

“今派你到东北火速买猴儿五十个”“我姓逗,叫逗你玩。”一句句出自马三立作品的台词,成为不同年代听众的“相声启蒙”。作为“马氏相声”的代表性人物,马三立讲究“俗不伤雅、咸淡见义、谑而不虐、似我非我”,语言克制含蓄,讽刺辛辣而不失温度。

虽取材市井,其代表作却在诙谐里蕴藏哲思,饱含对小人物命运的体察。“每人给一斤江米、一斤黄米、一斤大麦米、四两菱角米……”《开粥厂》中,“马善人”琐碎到极致的施粥清单终被一句“我是打算这么舍,可还没发财哪!”戳破。正是这种“看似调侃、实则洞察”的创作智慧,让“马氏相声”成为天津相声文化中的一抹底色。

2013年8月4日晚,首届“西岸·马三立城市舞台戏剧展”在天津启幕,京剧界、曲艺界联袂演出墨壳原态舞台剧《乌盆记》,“少马爷”马志明(左一)挂帅饰演剧中人物,重现20世纪30年代津门艺文原生态。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作为马三立艺术生命的延续,马志明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相声《纠纷》,讲述“丁文元”与“王德成”两位市民因小事争吵,语言你来我往、语调一高一低。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语气塑造以及声调模仿,展现出天津话的节奏与风趣,赋予了作品生活的质感。“这段活儿的关键,是把人吵架时的‘真劲儿’吵出来。”马志明说。

马志明介绍,创作《纠纷》时曾连续几日到派出所采风,观察普通人如何吵架、言语节奏如何把握,连人物嗓音粗细都是照着原型“抠”出来的。没想到,这段源于生活的艺术创作竟成为基层治理的“活教材”,40年后还有民警、社区工作者用它来调解邻里纠纷。

其实,天津早已与相声“双向滋养”。课堂上学生敢于“接茬”,饭桌上亲戚“抖包袱”,遛弯时随口一句顺口溜都带着“味儿”。说得妙,说得巧,说得有礼数,这种语言氛围从小熏着、学着、练着,已浸入城市的性格——幽默中带着逻辑,风趣中透着分寸,调侃中含着人情。

近年来,天津相声界注入了新活力。年轻演员将网络热词、社会话题融入表演,传统段子“升级打补丁”;相声还走进展馆、社区、校园,开拓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形式在变,根却未变。

4月24日,在天津市红桥区谦祥益相声茶馆,吴瑞龙(左)和相声演员在台上交流学艺。今年36岁的吴瑞龙来自委内瑞拉,已在中国生活了10年,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现任天津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外籍教师。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相声像包子,光掏馅不吃皮,那是丸子。”马志明说,“皮”是形式,是传统技艺,“馅”是生活,是时代声音,二者缺一不可。

如今,“马氏相声”已传承130多年,传到马志明的儿子马六甲这一代。与父辈的舞台创作不同,马六甲更多埋首纸堆,整理与研究相声史料,尝试为马氏艺术注入新的生命。2024年1月,他编撰的《马三立:欢笑留人间》出版,通过家史考证、作品解读与天津地域文化阐释,展现马三立的艺术成就与天津市井生活图景。

这门“说”出来的非遗,从老茶馆讲到电视直播间,又从录音带走向短视频,记录人情冷暖,也见证世态变迁。正如马志明所说:“曲艺码头的水从来不是死水,老包袱里抖出新笑声,才是真能耐。”

标签:

生活指南
  • 2025年“六零绿色建材日”活动在济宁举行

     6月6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办、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

  • 首倡“AI共创书写” “县@智”在出发返乡叙事征文大赛终奖揭晓

    由《十月》杂志主办的县@智在出发返乡叙事征文大赛终奖日前在浙江松

  • 涞源县亮相《300秒看家乡》:诗画山水展凉城魅力

     行至涞源,最让人迷恋的是21度的夏天;畅游涞源,最让人神往

  • 京东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将扩充阳光天使至1000人

    5月16日,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

  • 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

    柬埔寨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于当

  • “五一”假期海口旅游订单量同比上涨超130%

    五一假期,海口旅游有多火?携程发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显示,

  • 2025“百年丁香诗会”在京启幕 “诗歌+”为文化生活增色

    2025百年丁香诗会系列文化活动11日启幕。本届百年丁香诗会以诗承古

  • 第五届消博会开幕在即 中外展商紧抓“消博”机遇

    4月11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展厅内,马来西亚

  • 民众漫步津城共赴春日之约

    4月5日,天津,市民和游客在滨海新区泰达城市广场附近的油菜花地游

  • 从川菜创新看消费提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服务消费。当前,服务消费需求加速释放

  •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浙江“订单农业”解锁共富密码

    3月下旬的江南正值采茶季,在浙江丽水云和县紧水滩镇的知青茶园里,

  • 清华大学:持续加强对港澳台和国际学生就业支持力度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谢矜13日受访时表示,该校2025届

  • 预防流感,哪些措施最有效?

    近期,流感频发引起广泛关注。流感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能够自我

  • 2024北京新文艺团体优秀戏剧展演年度榜单揭晓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郭香玉)1月20日,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

  • 多项指数创新高 2024年我国电商市场活跃度明显增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7日)公布2024年12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

  • 2024年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近日表示,2024年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绿色

  • 民生
    • 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在即

    • 俄罗斯青少年古都“舞文弄墨” 感受“笔尖上的传统”

    • 12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76元 下调6个基点

    • ​西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