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递!即使世界充满代码,我们依旧懂得如何去爱——机器人戏剧的破圈之路
时间:2025-07-20 15:10:07来源:新民晚报
7月初,在上海中国大戏院,一场特别的演出谢幕了——不是因为演员特别耀眼,也不是剧情跌宕起伏,而是因为站在台前鞠躬的“演员”,其中有五位,不是人。

这是国内首部机器人戏剧《巨物之城》的演出现场。演员与机器人一同完成了80分钟的表演,谢幕后,台下观众涌上舞台,争相与“堂吉诃德”“麒麟臂”“岚”等机器人合影、问好。机器人——这个在日常生活中还颇为“遥远”的形象,第一次以情感表达者的身份,走近了普通观众。


(资料图片)

对于不少第一次走进剧场看“机器人戏剧”的观众来说,这是一次“科技+戏剧”的新鲜组合。就像我们今天已经习惯了语音助手、自动驾驶、AI绘画,但仍不免发问:它们真的能“演戏”吗?

这个问题,《巨物之城》用一场完整的演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和很多“第一次”一样,从实验室到排练厅,再到剧院,《巨物之城》的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五位机器人演员,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由后台近十位技术人员协同编程与遥控。“一个动作,半小时编程,设定完还要反复调试。”导演这样形容最初的工作状态。

在实际演出中,机器人并不完美。它们行动迟缓、动作僵硬,甚至常常“抢错词”“走错位”。但正因如此,这种“非人”的节奏与反应,在舞台上竟产生出一种独特的戏剧张力。

比如“堂吉诃德”,一个全向轮双臂机器人,它的设定是“拯救朋友”——在舞台上,它举起两只机械臂,缓缓抱住改造人主角“阿泰”。动作虽迟缓,但小心翼翼。那一刻,观众不再觉得它是冰冷机器,而是一个“有情感逻辑”的角色。

再比如“麒麟臂”打麻将、“岚”唱起电子歌谣,这些看似荒诞的桥段,其实都在提出一个核心问题:在高度技术化的未来,人类与机器之间,是否能够共享情感?

《巨物之城》的故事并不复杂。它讲述的是未来世界中,一个叫阿泰的改造人,通过758次记忆回溯实验,寻找母亲的情感印记。剧中的母亲,用脑机接口延续儿子的意识;机器人伙伴们,则协助他一步步拼接起爱的记忆。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幻戏剧。它没有炫目的光影冲击,也没有过度煽情的台词对白。它提出了一个真诚的问题:“科技能否承载情感?”

正如剧中那句台词所说:“即使世界充满齿轮与代码,我们依然懂得如何相爱。”我们始终相信一件事:剧场从不是科技炫技的展台,而是人类情感的容器。

机器人戏剧不仅是一次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新鲜尝试”,更是一场对剧场边界的主动探测。它打破的,不只是技术介入舞台的尺度,更是对艺术创作范式的传统认知。

在《巨物之城》中,台前是人机共演,幕后则由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旅部重点实验室的创作团队与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的工程师、程序员共同组成跨学科协作体系。这不仅是一种项目合作模式,更预示着一种新型的“剧场创作机制”的雏形。

未来,“元宇宙剧场”“机器人剧团”、AI主创也许都会走入常态,《巨物之城》不是一个完美的答案,却是一种有力的出发。它以自己的方式开启了一扇门:通往一个科艺融合、边界重塑的未来剧场。

《巨物之城》的最大惊喜,是它带来了最朴素的“共鸣”——它吸引了许多孩子。他们在演出后踮起脚尖,轻轻抚摸机器人,认真问道:“她会伤心吗?”“她记得我吗?”这些问题,是小朋友在用他们的方式感知“技术中的人性”,让我们看见了戏剧真正的未来。

机器人戏剧也不应被困于小众实验室,它有能力走入更广阔的空间,在亲子教育、科普传播、文旅演艺中展现多元可能。我们此刻所做的,是为这条道路铺设第一块石板,让机器人真正“站上”舞台。

《巨物之城》只是一个起点。当我们在舞台上看见未来,也许未来会因此悄然改变。

标签:

生活指南
  • 今日报丨7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491元 下调16个基点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

  • 2025年“六零绿色建材日”活动在济宁举行

     6月6日,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办、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

  • 首倡“AI共创书写” “县@智”在出发返乡叙事征文大赛终奖揭晓

    由《十月》杂志主办的县@智在出发返乡叙事征文大赛终奖日前在浙江松

  • 涞源县亮相《300秒看家乡》:诗画山水展凉城魅力

     行至涞源,最让人迷恋的是21度的夏天;畅游涞源,最让人神往

  • 京东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将扩充阳光天使至1000人

    5月16日,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

  • 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

    柬埔寨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于当

  • “五一”假期海口旅游订单量同比上涨超130%

    五一假期,海口旅游有多火?携程发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显示,

  • 2025“百年丁香诗会”在京启幕 “诗歌+”为文化生活增色

    2025百年丁香诗会系列文化活动11日启幕。本届百年丁香诗会以诗承古

  • 第五届消博会开幕在即 中外展商紧抓“消博”机遇

    4月11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展厅内,马来西亚

  • 民众漫步津城共赴春日之约

    4月5日,天津,市民和游客在滨海新区泰达城市广场附近的油菜花地游

  • 从川菜创新看消费提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服务消费。当前,服务消费需求加速释放

  •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浙江“订单农业”解锁共富密码

    3月下旬的江南正值采茶季,在浙江丽水云和县紧水滩镇的知青茶园里,

  • 清华大学:持续加强对港澳台和国际学生就业支持力度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谢矜13日受访时表示,该校2025届

  • 预防流感,哪些措施最有效?

    近期,流感频发引起广泛关注。流感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能够自我

  • 2024北京新文艺团体优秀戏剧展演年度榜单揭晓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郭香玉)1月20日,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

  • 多项指数创新高 2024年我国电商市场活跃度明显增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7日)公布2024年12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

  • 民生
    • 《世界技能大赛技术规范手册》系列图书与《高原之舟-舌尖上的安多牦牛》双双荣获世界美食图书大奖

    • 去年广东新房市场改善型需求持续释放 刚需企稳回升

    • 追溯码助力严查“回流药” 让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当前关注

    • 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