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文化创意行业现状如何?数字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新特征,数字经济也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5%。我国有14亿多人口,网民规模达10.51亿。近来年,数字经济广泛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调查数据显示,40%左右的人日常基本不带现金。旅游住宿和文化艺术等相关的手机APP与金融理财、出行导航等的使用频度相当,仅次于社交、新闻、购物、视频、游戏等高频生活软件,充分表明已经有一大批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爱好者和广泛参与者。
(资料图)
当前,人工智能(AI)、云计算、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虚拟现实 (VR)、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推动数字创意产业的变革和壮大,推动产业发展达到了新高度。发达国家均高度重视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将之视为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巩固技术创新优势、扩大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逐渐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和传统文化创意产业以实体为载体进行艺术创作不同,数字创意是以CG等现代数字技术为主要技术工具,强调依靠团队或个人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进行数字内容开发、视觉设计、策划和创意服务等。
数字技术最大优势是让传统文化呈现可视化、传播互动化、体验沉浸化、共享便捷化、消费多元化,为文化传承插上“数字翅膀”,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目前数字创意产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会展领域、虚拟现实领域等、产品可视化领域。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下半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门槛会不断降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数字创新驱动下的文旅融合,不仅是信息技术与文旅业态的有机融合,更是文旅融合战略思维在实践层面的重要组成。
中国数字文化创意行业现状
我国数字创意产业的细分方向包括:设计业、影视与传媒业、数字出版业、动漫游戏业、在线教育、旅游业、人居环境设计业、时尚服饰业、体育健康业、玩具业、文化博物业等,涉及各细分方向的产业数字化、信息装备与软件业。可以看出,我国数字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更加注重科技、文化、创意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元素是数字文创出海的重要“基因”,这些爆款产品深植中国文化根脉,汲取中华文化滋养,塑造了极具特色的艺术形象、人物故事、音乐场景、题材内容,打造出具有东方韵、沉浸感与生命力的数字娱乐世界。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数字文化创意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分析:
2022年上海文创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约13%,文创从业人员人均产出达170万元。2022年,上海共有6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提名企业。上海市级文创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全年投入30128.4万元,共扶持777个文创项目,扶持重点向数字化转型等新兴领域、中小微文创企业倾斜,同时加大对数字文创项目的扶持力度。
2023年,上海将加大文创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趋势研究,培育智慧旅游、智慧文博等数字文创新业态,跑出跨界发展“加速度”。
重大项目工业博物馆正在建设中,西岸传媒港、东方智媒城、金山乐高乐园、网易上海国际文创科技园等重点项目也在推进力度,未来将加强招商引资和功能导入。此外今年还将建好上海文化产业投资联盟,加强文创企业上市培育。
2022年8月23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印发了《广州市关于推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广州第一次出台支持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创建3个以上社会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10个以上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培育6家以上产值超百亿的数字文化创意企业和20家以上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企业,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最大发展障碍便是融资难,缺少资金支持导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文创产业在当前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一些国家专门设立文化中介机构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投资,还设有针对文创产业的专门金融体系和融资产品,这些策略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报告对我国数字文化创意的行业现状、市场各类经营指标的情况、重点企业状况、区域市场发展情况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着重对数字文化创意业务的发展进行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根据数字文化创意行业的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对数字文化创意行业潜在的风险和防范建议进行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数字文化创意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数字文化创意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