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特别策划】上门维修连环套 师傅自曝单均低于100元会被平台劝退
时间:2025-03-15 15:10:43来源:中国新闻网
几百元疏通马桶、上千元更换空调零部件,日常生活中,上门维修遭遇高价收费的例子屡见不鲜。

报价虚高、小病大修、乱收费……上门维修为何处处是坑?消费者该如何避坑?

1500元修不好一个壁挂炉

今年1月份,沫沫(化名)由于壁挂炉不出热水,便上网在啄木鸟平台找了维修师傅,但三次上门换来的是故障依旧。

“第一次上门,师傅判断为燃气阀损耗,报价900多元,后来维修后,说需要1200元,加上保修费,合计收费1500元。”沫沫表示。

但1500元并没有修好壁挂炉,沫沫只能再次联系师傅。“他再次上门后,又说是电路板坏了,需要第二天上门修理。我说可能是传感器或水流问题,但他次日坚持换了电路板,电路板和壁挂炉型号还不匹配。”

面对修不好的壁挂炉,沫沫选择找其他维修师傅,“别的维修师傅上门后换了水流传感器和三通马达,就修好了。”

沫沫的经历并不少见。在社交媒体上搜索“上门维修”,可找到诸多类似案例。

图片来自某社交平台。

“独居第五年,生活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家电维修。”张张(化名)调侃,不仅市场维修公司乱收费,就连官方售后都不靠谱。

“有次,家里滚筒洗衣机不能正常工作,打官方售后却指派了一位第三方合作的维修师傅,检查后说是主板坏了,需要400至500元的更换费用以及150元的上门费。后来我上网搜索后发现,是洗衣机童锁打开了。”

“家庭维修行业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中消协曾指出,不仅是巧立名目乱收费、小病大修无病乱修、用二手零部件冒充新部件,搜索引擎“山寨”维修、黑维修泛滥,也导致消费者屡屡上当受骗。

维修师傅为何“狮子大开口”?

为何家电维修领域乱象丛生?资深产业经济观察人士梁振鹏向中新网记者表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电维修很难标准化。

“家电制造和销售有统一规格和标准,而家电维修由于各地人工成本、技术水平、配件价格等差异较大,国家和政府很难对其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梁振鹏称,这就导致人为操作空间比较大,维修收费不透明、服务不透明、维修流程不规范等问题频发。

“再加上消费者是非专业人士,很难对维修过程和结果进行准确判断。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让消费者在维修过程中容易被维修人员牵着鼻子走,维修人员说什么就是什么。”梁振鹏说。

不过,位于天平另一端的维修人员也有苦衷。一位曾在啄木鸟工作过的维修师傅向中新网记者表示,由于平台抽成,当时每单到手只有40%左右,有百分之几的奖励一般人拿不到,以周为单位,很多指标不合格还要扣钱。

他还透露,平均每单收费须在100元以上,如果低于100元,就会被劝退。“因为你的单子没有为平台赚到钱。”

针对维修师傅的说法,记者多次拨打啄木鸟官方客服电话,接线人员称,并不清楚此事。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当前,市面上家庭维修平台多以互联网 O2O 模式运营,消费者与平台注册的维修师相匹配,平台从中抽成。

啄木鸟招股说明书披露,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通过其平台完成的服务订单产生的收入(包括平台服务及产品销售的收入)占已完成服务订单的总交易额的40%左右。这也意味着,啄木鸟从服务订单中收取了高昂佣金。

截图自啄木鸟招股说明书。

在高抽成比例下,拥有部分定价权的师傅,常会选择小病大修、随意要价,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上述招股书显示,啄木鸟平台每单平均交易额由2021年的231.8元升至2023年的250.2元。

但由于维修师傅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花了钱,也可能无法享受到好服务,只是被高价“收割”。

专家:需制定完善家电维修行业标准规范

家庭维修行业乱象丛生,消费者如何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中消协建议,相关品牌方和家庭维修平台机构应在官方网站等渠道对零部件费和上门维修服务费等价格进行公示,方便消费者查询,保障好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选择家电维修公司时,要多方查证,注意从其客服电话、公司名称等方面甄别是否为官方售后。

除了“睁大眼睛”,消费者一旦被乱收费,也需要积极维权,善用投诉举报机制。

沫沫向记者表示,在平台申请退费,被负责人以各种理由推脱,最终拨打了本地监管部门电话,并向12345反映情况,还选择了报警处理。多方求助后,平台退回了1400元。

但想要抑制小病大修、乱收费等各种乱象,还需要从源头治理。

梁振鹏认为,对于家电厂家来说,应当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维修售后服务商监管机制,对各地维修商包括特约第三方维修商,进行规范管理。同时,针对各地特约家电维修商,也应该提高家电维修行业准入门槛,制定和完善家电维修行业标准和规范。

标签:

生活指南
  • 清华大学:持续加强对港澳台和国际学生就业支持力度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谢矜13日受访时表示,该校2025届

  • 预防流感,哪些措施最有效?

    近期,流感频发引起广泛关注。流感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能够自我

  • 2024北京新文艺团体优秀戏剧展演年度榜单揭晓

     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郭香玉)1月20日,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

  • 多项指数创新高 2024年我国电商市场活跃度明显增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7日)公布2024年12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

  • 2024年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近日表示,2024年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绿色

  • 青海省进出口持续向好 增速逐月攀升创新高

    西宁海关16日发布数据显示,青海省进出口持续向好,增速逐月攀升创

  • 西藏林芝:旅游经营、林下资源等成当地民众“致富法宝”

    来源标题:西藏林芝:旅游经营、林下资源等成当地民众致富法宝每年

  •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丁立人先拔头筹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消息,2024年国际棋联国际

  • 土地市场出现部分回暖迹象 专家预测未来趋势→

    近期,受各项房地产利好政策持续释放的影响,一些城市的土地市场活

  • EST关店,花王求变

    花王集团旗下又一美妆宣布关店。11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花王

  • 陈东升在《经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寿险业如何做好养老金融文章》

    11月11日,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在《经济

  • 业界学者古城热议城市更新的可持续生命力

    第九届西安城市复兴论坛9日举行。该论坛以拥抱变化,城市更新的可持

  • 四川炉霍: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中新网甘孜11月6日电 题:四川炉霍: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激活乡村振

  • 台风“康妮”强度增强 浙江调整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Ⅳ级

    今年第21号台风康妮已于30日早晨由强台风级加强为超强台风级,根据

  •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惠及高原群众(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本报记者 袁 泉 徐驭尧走路终于不疼了!拉着西藏那曲市人民医院

  • 特写:郑钦文的眼泪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电 题:特写:郑钦文的眼泪中新社记者 国璇郑钦

  • 民生
    • 12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76元 下调6个基点

    • ​西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宣传活动

    • 中外诗人角逐“放翁杯” 致敬爱国诗人陆游诞辰899周年

    • 勤廉文化广场落成--青里乡村振兴再添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