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资料图片)
青年医生的高度,未来医学的高度。
作为医疗系统的一支生力军,青年医生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科研、临床、教学连轴转,用专业技术和奉献精神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随着大科学时代来临,现代医学也从未有过如此多的新技术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新概念高歌猛进,全球医药领域竞争日益白热化。勇于创新迎接新挑战,化危为机拓展新机遇,青年医生也是未来医学的探路者。
中国医师节即将来临,第十九届“银蛇奖”前天揭晓。“银蛇奖”系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获奖者皆为40周岁以下的上海青年医生。本报记者近日走近部分“银蛇奖”获奖者,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及所思所感。
▲史之峰在手术中。(华山医院供图)
医生小传
史之峰,1985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博导,第十九届“银蛇奖”一等奖得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
又是一台急诊手术!从子夜零点一直到凌晨4点多,手术顺利完成,史之峰找了一间值班室躺下休息。早晨7点刚过,他就要早查房、进手术室……给大脑动刀,这是史之峰的日常。他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一名85后青年医生。
知乎上曾有人问,“神经外科医生为什么地位高?”下面有一则留言写道:“豆腐上雕花,真性命攸关。”
此言非虚。人类脑重约3磅(1.36千克),如此“小”,又如此“大”。据估计,大脑约包含1000亿个神经元,这个数字与人类已观测到的宇宙星系数相当,人称“三磅宇宙”。
做脑部手术,考验的不仅是医生的临床技艺,更有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而在今日的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一名年轻医生的养成,光靠这些还不够。
瞄准“大脑杀手”,“华山分型”写入全球“金标准”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是我国神经外科的重要发源地,如今也是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所在地。在这个堪称航母级的学科里,每个人要有自己的“武功”,史之峰也不例外。
在神经外科“三大件”(脑肿瘤、脑血管病和脑外伤)里,老师最初给他的题目是脑胶质瘤。这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脑肿瘤,人称“大脑杀手”,医生常常要挑战脑海深部的“手术禁区”。
“2010年前,脑胶质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但临床上会发现,相同的肿瘤,有人活得很长,有的很短,为什么同病不同命?”史之峰扎进脑胶质瘤的分子诊断研究。
他和同事们拨开迷雾,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据自己建立起的分子分型体系更精准地判断患者的治疗结局,由此可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手段、时机。这就是在业界著名的脑胶质瘤“华山分子分型”。这一分子分型在预后判断上优于原有的WHO(世界卫生组织)分级“金标准”,三项相关成果被WHO2021版脑胶质瘤分类标准引用,为全球脑胶质瘤从组织学诊断向分子诊断的转变贡献了“上海智慧”。
短短几行字的发现,史之峰与同事们一扎进去就是10年。
大约5年前,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领路人周良辅院士、毛颖教授又给史之峰布置了一个题目:能否让AI(人工智能)给出脑胶质瘤的诊断结果?
又是四五年,在老师的带领下,史之峰与同事们研发出基于AI影像组学技术的脑胶质瘤快速分子诊断系统,诊断时间仅3分钟,诊断准确率达93%。目前相关技术已完成转化。
在分子分型和智能诊断基础上,史之峰还和同事们进一步利用AI将分子标记物表达在核磁共振上可视化,作为一种分子导航手段,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实现“雕刻式肿瘤切除”,解决手术中脑漂移引起导航失准的技术难题。
基于上述3项技术创新,华山医院团队目前已将脑胶质瘤个体精准诊疗理念应用到临床一线,有效提升了患者生存期。以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为例,患者总生存时间从13.2个月提升到17.6个月。
做科研往往在下班后,总感觉时间不够用
史之峰并非专职研究人员,他首先是一名临床外科医生,每年独立完成神经外科各类三四级(高难度系数)手术200多例,专攻神经肿瘤。这个工作量,拆解到每天、每周是这样的节奏:每周5天,除周二是“封刀日”,看门诊,其余4天都是开刀日。他通常早晨7点半查房、9点半进手术室,手术顺利的话,傍晚5点收工,有时则要做到晚上七八点钟甚至更晚。
当下,大型顶尖医院里的青年外科医生,到底如何兼顾高强度的临床工作与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史之峰笑言,这是一种年轻时训练后形成的惯性。
“最初,我基本上不回家,每天完成临床工作,都要到深夜十一二点甚至次日凌晨,随便找一个值班室的床就睡了;第二天早晨六七点又要起来,就这样循环。”史之峰记得,有一天下班走出医院看见了太阳,“那一刻,觉得好开心,说不出的开心”。
医生做科研,往往在下班后,有时在医院,有时得往外跑。
史之峰有一个合作科研单位在张江。有一年冬天,他采集好标本就冲出医院打车,出租车司机半路上忍不住问:“你是医生?赤脚不冷?”史之峰这才意识到,自己还光脚穿着在手术室工作时穿的“洞洞鞋”。
“张江的科研平台对我们医生通宵开放,但当时我就想抓紧时间送去,感觉时间不够用。”如今回忆,史之峰感慨地说,特别感谢华山医院这套训练机制,很苦、很累、很严格、很受益。“在这条路上,你会快速成长,有一阵觉得自己很厉害了,很快会遇到一个困难打倒你,让你自觉一无是处,找原因,站起来……这个过程,会让你越做越想当一名好医生。”
磨炼技艺到极致,患者的信任是前行的动力
很少有人知道,神经外科医生还有一个“狙击手时刻”。“到手术最关键的一步时,这个时刻就来了:需要最精细的操作。你会像狙击手一般屏住呼吸,保证手是完全不抖的,大约2至3秒,直击目标。”对史之峰来说,要掌握这些“华山神外”技艺,必须不断去磨砺,磨炼到极致,学科的荣光也正是在这样口传心授中代代传承。
从2003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算起,史之峰踏入医门已20年。成为副主任医师,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破格成为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这些年,除了开刀、看门诊、做科研、带教学生,他还建立了上海市第一个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工作坊,每年参与组织国家级教育培训、海外医生培训等,与全球同行交流医学成果。
史之峰始终记得毛颖教授的一句话:创新是医学发展的源动力,而创新的结果一定是落在患者身上、造福患者的。
接受采访时,史之峰与记者说起一件往事。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有一个脑胶质瘤的慈善项目,有一次,一名患者找到他说,“史医生,以前我们都是夫妻一起来的,这次我一个人来,我的爱人没等到新技术诞生。我这次是想捐点钱,支持医生开展脑胶质瘤研究。”
“当医生,有时会有沮丧的时刻。但正是患者的信任,给予我们前行的无穷动力。”史之峰说。
作者:唐闻佳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